A good article, but I can't find the English version. Hope you can read Chinese as well.
http://www.chinahrd.net/zhi_sk/jt_page.asp?articleID=198129
赖斯:我觉得有一点必须牢记,大多数组织都不想变革。它们已经体制化了,它们有一套自己的传统、规范和专长,很难改变。我在学术领域所做的许多研究都证明,组织通常在遭遇挫折后才进行变革。成功时,很难让它们变革。而一旦发现不得不变革,往往为时已晚。所以问题是,你如何让一个比较成功的组织去应对新挑战。我对组织发展的研究,对于我领导国务院步入后“9.11”时代的世界大有帮助。
我觉得三件事情很有帮助。
首先,你必须描述组织过去是怎么成功应对变革和困境的。于是,我在国务院就大谈它在二战后是怎么做的,又是怎么为成功结束冷战铺路的。
其次,如果你能在组织中找到符合变革方向的非主流言论,那会很有帮助。我在国务院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它更多地走出去,减少在伦敦、巴黎等首府做政治报告的人,增加派往喀布尔、巴格达军事基地考察、合作的人,还有在危地马拉高地、莫桑比克艾滋病诊所为那里的援助人员提供支持的人。我发现,国务院实际上历来就有人在贝鲁特、哥伦比亚和叙利亚等地的艰苦条件下工作。我们可以把这些经历端出来说,以前的国务院官员们也做过这些事情。我还会密切关注我们在奖励什么行为。如果你说组织应该做x,可你实际却在奖励y,那么人们就会接受这样的信号。国务院大概有30个左右的奖项是为政治报告所设的,但是为民事/军事合作设的奖项一个也没有,为支持人权所设的奖项也很少。我们所奖励的行为与我们所倡导的国务院的发展方向完全背道而驰。
最后,你还必须要看有没有一些障碍在阻止人们做正确的事。在优秀的组织里——国务院当然是一个优秀的组织——人们大多想做正确的事,我认为在斯坦福也是这样,人们不想当绊脚石,但是有时候会有一些障碍让他们很难去做正确的事。例如,在国务院,我需要阿拉伯事务发言人到巴格达这样的地方去,这就要求他们走出开罗。但是如果他们离开开罗,他们的家人就得千里迢迢搬回美国。所以,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在巴格达工作的时候,他们的家人仍能留在开罗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